XAVC-S崛起,AVCHD的式微

AVCHD影像格式普遍一時,近期因著壓縮率上的限制,使得大廠不得不將專業用的XAVC格式下放給市場型攝影機,今天一起來瞭解一下XAVC有什麼不一樣之處,以及選擇它的原因。

HD初期,普遍採用AVCHD格式在進行紀錄與處理,這是SONY和Panasonic共同制定的影像標準,到了AVCHD 2.0時,最大檔案壓縮率達28mbps,隨著影片品質愈來愈要求,加上4K時代的來到,28mbps的限制已不敷使用,而早前SONY只提供給高端機器使用的XAVC壓縮格式,便以XAVC-S提供給十萬元以下等級的攝影機及單眼機種,讓入門級的攝影機也進入了高流量的時代,在單眼上已可見XAVC-S 100mbps的格式選項。

AVCHD的影像主要是以H.264格式編碼,而較新的XAVC雖仍是以H.264為主,但編碼品質大有改進,可能不久的未來會朝H.265邁進,可別以為這是什麼近期誕生的新技術,H.265是自2004年起,經過工程人員耗時多年,因應網路世代興起、為防止影片流量拖垮網路而開發出來的高效壓縮技術,在與H.264相同的品質下,可節省影片檔案容量的36%~50%,流量的佔用減少了許多,代價是運算更複雜、運算能力要更強大,效能不斷提升的時代這是必然的,也因此在部份支援XAVC-S(或H.265)錄製的機器上才會發生高溫散熱的問題,仔細想想,早前的攝影機哪裡會這麼容易有過熱的問題,對吧?

此外,XAVC-S不再支援交錯式掃瞄(interlaced scan),所以在幀率的選擇上,不會有60i選項,這也是追求畫面完美的表現之一。

十萬元以下的機種,如SONY A7系列的XAVC-S,在色彩深度與取樣上,內錄格式目前只支援8bit 4:2:0,流量最高100mbps。高階的機種,如SONY F5,則有XAVC-L和XAVC-I可選擇,支援4:2:2 10bit,最高流量分別可達720mbps和960mbps(4K),必須使用專屬的儲存設備。(請參閱色彩深度與取樣說明)。

SONY a7s ii的檔案格式
SONY FS7 的檔案格式

XAVC的檔案副檔名是什麼? XAVC-I、XAVC-L都是使用MXF做封裝,XAVC-S則是使用常見的MP4做封裝,AVCHD常見的則是MTS或MP4。必須搞清楚的是,依照副檔名來判別編碼器種類並非百分百正確的作法,畢竟檔案類型只是”容器”,還是要使用專業軟體來檢視編碼器資訊才是準確的

依照品質高低來排列的話,依序為XAVC-I > XAVC-L > XAVC-S > AVCHD,在機器等級夠高、儲存設備也足夠的前提下,越高品質當然對後製越有利。所以使用SONY或Panasonic的機器在拍攝時,除非機器較舊沒有XAVC可選擇,或是剪輯軟體屬舊版仍不支援XAVC格式,不然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再使用AVCHD。至於輸出的成品,只要是在網路上使用,H.264的MP4仍較為常見。

以下提供各型XAVC-S格式比較參考表:

 

edelkrone SliderONE Light 手動滑軌

 

分享這篇文章
Jackson Lin
Jackson Lin
文章: 456

4 則留言

    • 真要用”格式”來看的話,目前xavc也仍是用h.264在做編碼,同理未來也有可能使用h.265的編碼技術來處理~

發表迴響

0
    0
    您的購物車
      計算運費
      套用折扣